|
|
发布时间:2011-11-20 浏览人数:2990
|
 |
锈色粒肩天牛 |
|
类别 |
|
虫害 |
图片说明 |
|
主要危害:国槐、龙爪槐、蝴蝶槐、金枝槐。
成虫体长31-42mm,宽9-12mm,栗褐色,被棕红色绒毛和白色绒毛斑;雌体触角与体等长,雄体触角略长于体长;前胸背板中央有大 型颗粒状瘤突,前后横沟中央各有白斑1个,侧刺突基部附近有白斑2-4个;小盾片舌型,基部有白斑,鞘翅基部有黑褐色光亮的瘤状突起,翅面上有白色绒毛斑数十个;中足腔节具有较深的斜沟; 雌体腹末节一半露出鞘翅处,腹板端部平截,背板中央凹入较深;雄体腹末节不露出,背板中央凹入较浅。卵长椭圆形,长4-6mm,前端较细,略弯曲,黄白色。幼虫圆管形,乳白色微黄。老龄时体长42-58mm,宽10-14mm,头小,上下唇浅棕色,额片褐色;前胸宽大,背板较平,前胸及第1-8腹节侧方各着生椭圆形气孔1对;胸足3对。蛹纺锤形,长约42mm,黄白色,触角后披,末端卷曲:羽化前各部位逐渐变为棕褐色。
|
|
发生规律 |
|
两年完成1代,以幼虫在树皮下和木质部蛀道内越冬。5月中旬幼虫老熟化蛹,先在蛹室上方2-3cm处咬一圆形但不透表皮的羽化孔, 6月中旬成虫羽化出孔,啃食枝梢嫩皮,补充营养,造成新梢枯死。成虫夜间产卵于树干中上部和大枝上。雌性成虫先在树干上寻找合适裂缝,用口器将树干缝处咬出一道浅,深约1cm再将臀部产卵器对准浅槽产卵,然后,用绿色分泌物覆盖于卵块上,卵块呈不规则椭圆形。初孵化幼虫在皮层下钻蛀虫道,稍大蛀入木质部向上作纵直虫道,虫道长15 -18cm,大龄幼虫亦常在皮下蛀入孔的边材部分为害,形成不规则的片状虫道,横割宽度可达10cm以上,造成侧枝或整株枯死,是一种为害性较大的蛀干害虫。
|
|
防治方法 |
|
1.严格检疫,防止人为传播。2.羽化期人工捕捉成虫。3.幼虫期向虫道内插入磷化鋁毒签或磷化铝药片。4.保护利用天敌花绒寄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