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时间:2014-9-18 浏览人数:1247
|
 |
草坪病害——仙环病 |
|
类别 |
|
病害 |
图片说明 |
|
仙环病是由多种土壤表层植物残渣和土壤习居的真菌引起的, 几乎危害所有草坪草,又称蘑菇圈,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春季和夏初,潮湿的草坪上可出现环形或弧形的深绿色或生长迅速的草围成的圈。疯长的草坪草形成的带宽10~20cm。在疯长的草坪圈内部偶尔出现由瘦弱的、休眠的或死草围成的同心圆圈。有时候在死草围成的环带里出现旺长的草形成的次生环形带。土壤干旱时,特别是在秋季,最外层疯长的草围成的圈可能消失,使得最外层圈里的草死亡而内层圈的草旺长。在温和天气,降雨或大水漫灌之后,病菌可在外层疯长的草坪草环带里产生蘑菇。蘑菇圈开始时很小,但可迅速扩大,直径从几厘米至无限大。有时也可突然消失。根据症状表现可以把蘑菇圈描述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蘑菇圈有一条由死草围成的环形带和一条或两条由深绿色旺长的草围成的环形带。第二种类型,蘑菇圈只有一深色的旺长的草围成的圈,长有担子果。第三种类型,蘑菇圈的担子果环形排列,它们对草坪草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无论那种情况,担子果只是暂时产生的。伞菌目的许多担子菌都可引起蘑菇圈病害。
|
|
发生规律 |
|
蘑菇圈最初的外观一般是病草围成一个小圆圈或出现一束担子果。蘑菇圈的直径每年都增大几厘米,有时可达0.5m。随着蘑菇圈病菌往圈外迅速生长,圈内老菌丝逐渐死亡,而随之出现内圈旺长的现象。在第二种类型的蘑菇圈中,内层环带和外层环带的旺长同时出现,没有死草的环带。对于死草机制,目前还无定论。一般抄壤土,低肥和水分不足的土壤上病害最严重。浅灌溉,浅施肥,枯草层厚,干旱都有利病害的发生。
|
|
防治方法 |
|
)保证土壤水分充足,以维持土壤剖面处于非常潮湿的状态。
(2)土壤薰蒸,土壤更换,土壤耕作和混合等。土壤薰蒸应把草坪移走后进行。更换病土是迅速消灭病菌的方法。土壤耕作和混合是把整块的草皮切下移走,然后用重型旋转式中耕机耕作以混合土壤。耕后的地带最好用水浸泡,以促进蘑菇圈病菌的拮抗微生物的生长。
(3)及时清除枯草层,深灌透灌水,拔除担子果。
(4)药剂防治,必要时可用溴甲烷或棉隆薰蒸土壤,也可打孔浇灌百菌清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