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壳虫是园林花卉的重要害虫,常见的有桑白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

蚧壳虫终生寄居在枝干或叶片上,常可发现有黄白色、灰白色、棕褐色以及其他颜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小突起,乍看时似乎是植物的疣瘤或似沾着的分泌物和污染物,用手拨动可脱落,其内有一浅黄色的小虫,它的外层保护物是其自身分泌的蜡质层———介壳,故常叫蚧壳虫。它能造成叶片发黄、枝梢枯萎、树势衰退,且易诱发煤污病,为害甚大。
一、蚧壳虫难以防治的原因
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即形成介壳,固定生活,这是蚧壳虫的一大特点。介壳的抗药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
二、防治蚧壳虫的最佳时期:卵盛孵期到若虫期,此时介壳尚末形成或增厚,防治花卉蚧壳虫,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一年中首次最佳防治日期:从江南地区到长江流域,再到黄河流域,第一次若虫孵化时间分别为,为5月上旬—中旬,5月中旬--下旬,5月下旬—月底。此时初孵幼虫的活动期和危害期是进行防治的最好时期和关键时期,此时介壳尚末形成或增厚,对药物敏感,防治省时省力,而且效果好。
三、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在若虫期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4000-5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等,隔7到10天喷一次,连续2到3次,可有效防止蚧壳虫的危害。也可以用蚧虫清600-800倍!如在喷洒时加人0.2%—0.5%的洗衣粉增加展着性,效果更好。
2、加强栽培管理:搞好肥水管理,增强树势;盛果期后注意修剪,防止果园荫蔽,并把大量寄生蚧壳虫的阴枝和内膛枝烧毁,最大限度地减少虫口基数。
3、保护天敌:蚧壳虫的天敌有澳洲瓢虫、大红瓢虫等,可人工放养。
4、冬季清园:每年采果以后,开展清园工作时将枯枝落叶清理完毕,用石硫合剂和松脂合剂15~20倍液全园喷雾。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