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是保护园林绿地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在园林绿化中,只重数量,忽视质量,植树后缺乏正确的抚育管理,加之初期发生的林木病虫害未能进行必要的监测和防治,因而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增多,危害加重。因此我们应该从规划设计到园林绿地后期养护各个环节进行园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幻觉绿化事业进展亦加快,树木花草的种类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花草树木的 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从而使花草树木生长不良、畸形、腐烂甚至死亡,不仅降低花木的质量,失去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园林植物绿化防治的过程中,应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观念出发,树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独特的作用,采用适合城市特点的有效方法,相互协调,合理使用和逐步减少化学药剂;同时在设计、苗圃地、植物检验、绿地施工、后期养护等方面做好增强防治措施,使病虫害防治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

一、园林病虫害防治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做好园林病虫害的防治,必须从规划设计抓起,规划设计在充分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还应注意植物的选用及配置必须符合生态学原理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1)、在树种选择上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树是保证园林花木健康生长及提高花木抗性的前提。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植被分布规律为理论基础,以乡土树种为重点,以适应本地城市生态环境为原则。
(2)、植物配置应依据生态学规律,设计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时不仅要注重园林的美学观赏功能,还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及生物多样性原则,致力于建立与天然植物群落相似,富有地方特色及符合美学原理的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在这种植物群落中,园林害虫及病原物成为园林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受自然天敌等因素的制约,不易爆发成灾。
(3)、植物配置应注意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等生物学特性,植物的相生与相克是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自身或临近植物生长发育的现象。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的相生促进作用,消除或降低植物间相克抑制作用和自毒作用。利用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原理,科学安排植物的配置,相互促进生长,共享天敌,是园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中的重要方法。
(4)、在规划设计中应避免配置病虫转主寄生植物引发病虫害的发生,如苹果、梨、海棠若和桧柏混栽则会诱发苹(梨)桧锈病;松树和芍药混栽易诱发松芍锈病;在杨、苹果树园周围种植桑、枸、栎、小叶朴等树种,会加重桑天牛的危害。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