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又叫蜜虫、腻虫,通身有透色,或综、或绿、或白、或黄;是刺吸血时口器的害虫。

桃大尾蚜
蚜虫危害方式:常群集于叶片、嫩茎、花蕾、顶芽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

桃大尾蚜
桃大尾蚜危害全国的碧桃、山桃、梅、李、杏。

蚜虫
桃大尾蚜特征:无翅胎生雌蚜体绿色,体表覆白色粉,尾片长而大。有翅胎生雌蚜头、胸部土黄色,胸背有黑瘤,腹部绿色。若蚜与无翅成蚜相似,体较小,淡黄绿色,体上有一层白粉。
桃大尾蚜发生:一年发生10余代,以卵在枝条或芽缝等处越冬。京津地区约3月中旬越冬卵孵化,先群集于新叶为害,后扩散到整株叶片。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繁殖高峰,6月迁移至其他植物上,9月又迁回,11月下旬产卵越冬。
桃大尾蚜防治:春季越冬卵刚孵化和秋季蚜虫产卵前各喷施1次10%吡虫啉2000-3000倍液防治。虫量或早春寄主植物发芽前剪除有卵枝条。利用黄色粘胶板诱粘有翅蚜虫。注意保护天敌(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蚜小蜂)等。
桃大尾蚜虫害现象是园林方面一直很棘手的问题,与此虫害同时存在的往往还有病害、多种病害、其他虫害等等,因此其有效方法应结合具体环境具体分析,需专业人士采取正确方案来解决问题。
琳海植保在园林养护方面有多年实践经验,曾帮众多有关部门解决过多种棘手的园林病虫害问题,详情可登陆北京园林植保网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