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菊、百日草、无花果、石榴、向日葵、大丽花、菊花,这些花卉深受人们喜爱,因此一直以来都被广泛种植,于此同时存在的就是相关虫害的发生,其中一种杀伤力巨大、极难发现与消灭的害虫——大丽钻心虫。

大丽花钻心虫
大丽花钻心虫成虫:是一种淡黄色蛾子,体长10—15毫米,翅展20—35毫米;雄蛾较小,体长10毫米,翅展20—26毫米。头、胸和前翅黄褐色,前翅上有2条褐色波浪状 横纹,外横线暗褐色,呈锯齿状,与外缘平行有一褐色带。后翅淡褐色。雌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5—35毫米,前翅嫩黄色,近翅基2/3内有几条棕色 条纹,距翅基2/3处有一褐色波状线纹,后翅灰白色或褐色。卵扁平,短椭圆形,20—60粒卵粘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初产乳白色,后变黄色,孵化前呈现 黑点。成虫对光、糖、醋均有趋性,对黑光灯的趋性比普通灯光大4倍,白天多躲藏在花丛和沟渠边杂草丛下面,晚间活动产卵,飞行力很强。
大丽花钻心虫幼虫:幼虫成熟后长20—30毫米,初孵时淡黄白色,后灰褐色或淡红褐色,胴部背面有暗褐色纵纹3条,背中线明显,半透明,褐色。身体各节有4个横排的深褐色突起;蛹黄褐至赤褐色,纺锤形,细长,长14毫米左右,宽3.1毫米,尾部具有小钩刺5—8个。 6月中旬到7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出现。幼虫从花芽和叶柄基部钻入茎内为害,蛀入孔附近皮色变黑,孔外有虫粪,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输送,造成植株萎蔫、倒 折,甚至死亡,经25—30天成熟后在花卉心叶或茎内化蛹。第2代幼虫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害严重,10月底钻入花卉茎秆或玉米等粮食作物秸秆内 越冬。 幼虫脱皮5次,1—3龄幼虫有迁移为害习性。
大丽花钻心虫预防:消灭虫源,患病茎秆焚烧销毁,对卵块焚烧销毁。成虫高发期用黑光灯捕杀。
大丽花钻心虫治疗:如幼虫已蛀入花卉茎秆,可从蛀入孔向茎内注入药剂,如80%敌敌畏乳剂200倍液,或50%敌百虫乳剂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等,均有一定效果。
园林养护将面对的病虫害不止是大丽花钻心虫,而是可能会同时面临多种问题,因此提前预防与观察是最好的措施。
琳海植保在园林养护方面有多年经验,详情可进入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