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雨水多,强度大,降水较为集中,易导致植物根部积水,土壤黏重不透气,引发沤根、根腐、白绢、枯萎等多种根部病害。当根部发生病变后,其吸收和传导水肥的能力下降,水分不能有效向上传输,上部枝叶便会因缺水出现萎蔫、焦边、黄化、枯叶等现象。
根部病害也叫土传病害,土壤含水量过高,缺氧、不透气时病害高发。因为好氧的益生菌(有益微生物)因缺氧消亡,而厌氧的有害菌大量滋生繁殖,传播和蔓延,诱发根系坏死,腐烂。
园林植物根部病害包括:根腐病、枯萎病、黄萎病、白绢病、白纹羽病、紫纹羽病、根朽病等。病原大部分为土壤习居菌,如腐霉菌,疫霉菌,丝核菌、镰刀菌等。具有传染性,随水流传播,从根茎部或根部伤口入侵。发病初期根部细小毛根坏死,紧接着次生根系出现褐变坏死,一段时间后主根系变褐腐烂,无毛细根,丧失吸收和输送营养功能。
根部主根感病以前,上部树冠一般没有明显不良症状,但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地上部养分供不应求,在中午前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出现萎蔫,但夜间又能恢复。随着病情加重,树冠叶片渐变枯黄,呈现叶缘卷曲,焦边,叶片脱落,最后整株枝梢干枯死亡。
根部病害的归类防控
根部病害的发生与土壤的理化性质密不可分,土壤黏重、积水、板结、贫瘠、污染时,根系生长受阻,许多侵染性病害便趁机发生,因此,改良根部土壤环境是防治根部病害的关键。
1、解决土壤透气性问题
扩穴松土,或打孔深翻,创造有利于好氧的益生菌繁衍,不利于厌氧的有害菌扩繁的土壤环境;现场分析(排查深栽、穴盘小、混栽等各类原因)排除隐患,疏松土壤,增加通透性,创造有利生根的土壤环境条件。
2、杀菌治病
透气性打开后再进行土壤杀菌,因土壤是个很复杂的微生物菌群环境,导致植物根部受损的多种土传病害容易复合发生,使用长效杀菌药肥“琳海健安”(甲霜·噁霉灵)可解决各类土传病害问题,它通过药肥一体化的功效,长期不间隔的释放杀菌活性,实现防控并全面清除土传病害的目的。
3、促发新根、长效保护
给根部土壤补充益生菌和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炭基)。使用菌根肥“根飞扬”+矿源黄腐酸钾“多亢”配合“琳海健安”一起浇灌,有机质活化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益生菌促发大量新生根系,并在根部形成良好的菌群环境,益生菌通过竞争、占位将有害菌从根际部位排挤掉,主导根系的生存环境,长效杀灭各类土传病害,还能抑制细菌性根瘤病的浸染,保护根系健壮生长不受侵害,为植物根系生长营造活性健康的立地环境,促进植物根深叶茂。
夏季是根部病害的高发期,通过以上措施能归类防治各类根部病害,对根部病害提前预防,是最节约成本的养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