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球场养护 杂草防除 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大树移栽 病虫害图库 专家问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章信息
肥料基础知识
发布日期:2014-11-25   人气:828  来源:北京园林植保网
 

    

  

  肥料是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的必需营养,以提高其产量、改善其品质的物质。什么元素属于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呢?一是作物在缺乏这种元素时就不能正常生长;二是当作物缺乏这种元素时,其它元素不能代替,只能依靠补充这种元素来解决;三是这种元素在作物体内起着固定的生理作用,即必要性、不可替代性和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包括:(碳、氢、氧)、共16种元素。其中碳、氢、氧靠空气和水供应,其余的元素分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硫)、微量元素(铁、锰、锌、硼、铜、钼和氯)、稀有元素(稀土等)大多来自土壤和肥料。

  一、肥料的分类

  1、按元素分:大量元素肥(氮、磷、钾)、中量元素肥(钙、镁、硫)、微量元素肥(铜、铁、锰、锌、硼、钼)、稀土元素肥(钪、钇、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共17种元素)。

  2、 按形态分:液体肥料、粉状肥料、颗粒肥料

  3、 按施用方法分:叶面肥、冲施肥、基施肥(撒施颗粒肥)、吊针注射肥

  4、 按持效期分:速效肥、缓效肥

  5、 按功能分:通用肥、专用肥、功能肥(促根肥、治根腐肥、促花肥、壮茎杆肥

  二、肥料的作用及缺素症状

  1、氮的作用:是蛋白质和核苷酸的组成元素,参与叶绿素的形成,提高光合作用。

  缺氮症状:首先下部老叶枯黄、失绿叶片色泽均匀,不出现斑点或花斑,新叶出得慢,叶片少而窄小,茎杆矮短,分蘖少,根少而短,产量低。

  2、磷的作用:是细胞核的重要成份,对细胞分裂和开花结实起重要作用。对提高抗逆性(抗病、抗寒、抗旱)有良好作用。促进根系发育,特别是促进侧根和细根的生长。加速花芽分化,提早开花和成熟。

  缺磷症状:生长缓慢,矮小,根系不发达。叶小易脱落,叶片呈暗绿色或灰绿色,严重时呈紫红色。

  3、钾的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细胞分裂,提高光合作用,促进淀粉和糖分的合成。

  缺钾症状:老叶尖端和边缘发黄变褐,形成红褐色,最后老叶呈火烧状枯死。叶中部、叶脉和靠近叶脉处仍呈绿色。

  4、钙的作用:钙是部份酶的组分和活化剂,使细胞和细胞能联结起来形成组织,有助于细胞膜的稳定性。

  缺钙症状:生长点首先出现症状,轻则凋萎重则坏死;新叶抽出困难,干烧心、心腐病,缩果小果、顶腐、筋腐、脐腐和果实腐烂。

  5、镁的作用:是叶绿素的组分,是多种酶的活化剂。

  缺镁症状:叶片失绿,开始时尖端和叶缘的脉间由淡绿变黄再变紫,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形成清晰的网状脉纹。

  6、硫的作用:是组成蛋白质的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缺硫症状:幼叶先发病,叶脉和叶肉失绿,叶小向上卷曲,开花迟结果少。

  7、铜的作用:在植株体内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多种酶,参与光合作用、呼吸和氮的代谢作用。

  缺铜症状:生长瘦弱,新生叶失绿发黄,呈凋萎干枯,分蘖和侧枝多,呈丛生状。

  8、铁的作用: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加速光合作用。

  缺铁症状:首先是新叶失绿,叶脉间由黄变白,叶脉仍为绿色,无褐色坏死斑。

  9、锰的作用:是叶绿体的成分,促进种子发育和幼苗早期生长,对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缺锰症状:幼嫩叶片失绿发黄,但叶脉和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严重时出现黑褐色细小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

  10、锌的作用:是一些酶的组分,参与吲哚乙酸的合成,促进生长素的形成,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缺锌症状:植株矮小,节间短簇,小叶簇生,叶缘呈扭曲和皱折状,玉米缺锌早期出现白苗病,后期出现缺粒。

  11、硼的作用:影响生殖器官发育,影响作物体内细胞的伸长和分裂,对开花结实有重要作用。

  缺硼症状:出现花而不实、空荚空苞,易发生芽枯病、缩果病、心腐病,根茎出现腐心病、褐心病

  12、钼的作用:促进固氮和根瘤菌的活性,提高固氮能力。

  缺钼症状:老叶先出现症状,叶片边缘向上卷曲,呈斑点状失绿,新叶在相当长时间表现正常。十字花科作物时片瘦长螺旋状扭曲,老叶变厚焦枯。

  13、稀土元素的作用:促进对营养元素吸收与传导,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淀粉和糖的合成,提高和改善品质,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壮籽增产。

  缺稀土元素症状:品质差(颜色、味道、品质含量差等)、抗逆性差、根系不发达。

  三、缺素症状的比较和鉴别

  三步鉴定作物养份缺乏症状:

  第一步:察看症状出现的部位。如果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说明缺乏的是N、P、K、Mg、Zn;如果症状先出现有新生叶上,说明缺乏的是Ca、Fe、B等。

  第二步:察看老叶症状处上否有病斑,新叶症状是否有顶枯。在老叶上出现症状但没有病斑,可能是缺乏P、N;如果有病斑可能是缺K和Zn。若症状从新叶开始,如果顶芽易枯死,可能是缺B、Ca;顶芽不易枯死时,可能是缺Fe、S、Mn、Mo、Cu。

  第三步:根据具体症状最后确定所缺乏元素。

  缺N:老叶黄化焦枯,新生叶淡绿,提早成熟。

  缺P:叶色暗绿或茎叶呈紫红色,延迟成熟。

  缺K:斑点先从老叶尖或边缘出现,易早衰。

  缺Zn:小叶簇生,斑点在中下部及整个叶片出现,顶叶脉间失绿,生育期延迟。

  缺Mg:老叶脉间失绿,出现网状脉纹,但组织不易坏死。

  缺B:花而不实,茎叶柄变粗、脆、易开裂。

  缺Ca:叶尖弯钩状,并相互粘连,干烧心、筋腐、脐腐等。

  缺Fe:新叶黄化,脉间失绿,严重时整个叶片淡黄或发白。

  缺Mo:新叶畸形,有斑点。散布于叶片上。

  缺Cu:幼叶萎蔫,叶片上有白色斑点。

  缺Mn:脉间失绿,呈细小斑点,组织易坏死。

  缺S:新叶呈均一淡绿,生育期延迟。

  四、肥料的施用原则

  施肥原则:根据农业部的有关文件分析,我国耕地质量严重下降。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中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化肥轻有机肥”、“重N肥轻P、K肥”,“重大量元素轻微量元素”。这一现象严重的影响了肥料的合理使用。如何做到合理施肥呢?

  1、测土施肥:

  除水培和基质培养外,土壤是作物赖生存的基础,肥料放入土壤,一部份被作物吸收利用,一部份被土壤保蓄起来,还有一部份随水流失或变成气体而损失。

  一般来讲,土壤养份在作物当季营养中占40%—60%,为什么测定土壤中的养分因素及土壤本身的因素是施肥必须考虑的前提?一是因为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份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二是因为肥料施入土壤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肥料的效果。

  因此,土壤营养元素的供应能力是确定需要施什么肥料的主要依据。通过测定土壤中的养份,确定施用肥料的品种。

  2、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施肥:

  不同作物因遗传特性不同,作物体内营养元素的浓度差异很大,因此不同作物种类需要营养的数量有很大差别。即使是作物的种类相同,因品种不同对营养的吸收也有一定的差异。

  作物对营养元素需求的差异是决定各种肥料应施多少量的主要依据。通过对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分析,确定肥料的施用量。

  五、肥料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和问题

  1、复合(混)肥料所占比例偏低。据统计,我国生产的肥料中,复合(混)肥料约占总肥料生产量的12%,加上进口的复合(混)肥料,在施用的肥料中,复合(混)肥料占到20%左右。同期世界发达国家,复合(混)肥料所占的比重为70%~80%,其中50%的氮肥,80%~90%的磷、钾肥均被加工成复合(混)肥料后施用。

  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由于经济、交通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肥料生产和施用上的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肥料施用量明显高于经济落后地区,施肥量过高的地区因为肥料报酬递减律的影响,施肥效益降低,而施肥量偏低的落后地区,则土地的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影响土地的收益率。

  3、低浓度肥料所占比重过大。目前的肥料结构中,碳酸氢铵、过磷酸钙及低浓度复混肥等低浓度肥料大约占40%~50%,导致肥料生产、运输成本提高,施用不方便,加重了农民负担,影响农业生产效益。

  4、技术含量低。行业起步晚,发展基础差,又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肥料行业长期实行的是垄断生产和经营,企业不重视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导致了肥料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产品竞争力。

  5、企业规模小,生产厂家多。到1997年,仅取得生产许可证的肥料生产厂家就达1887家,还有一些不需要办理许可证及无证非法生产的企业,数目更加庞大。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企业普遍开工不足,技术开发力度不够,低水平恶性竞争,限制了肥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未来肥料发展趋势

  1、化肥仍将在肥料中占统治地位

  据预测,到2030年,如果我国人口能按计划控制在16亿以内,要满足人们对农作物的需求,需要化肥7000万吨左右,比目前的年施用量多3000万吨。尽管如此,化肥生产也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1)向高浓度发展。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了降低生产、运输成本和施用方便,高浓度肥料将快速发展。目前的小氮肥、过磷酸钙等低浓度肥料生产厂家将通过技术引进和改造,转产高浓度肥料,以满足市场对高浓度肥料的需求。

  (2)向复合化发展。目前国产肥料中,复合(混)肥料占20%以下,低于世界50%的水平,因此,在未来肥料发展中,生产单一元素肥料的厂家,将会调整肥料产品结构,生产复合(混)肥料。

  (3)向专用化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特种种植业,同时土地向部分种植专业户集中,改变了过去土地分散、种植品种杂乱、不利于集约化经营的弊端,为专用肥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这样就可以根据土壤、作物特点,有针对性的生产作物专用肥。

  2、缓释控释肥料快速发展

  化肥的速效性有其有益的一面,但也有其不利的一面,这就是前期释放速度快,而作物吸收养分的高峰在生育期的中后期,二者之间的不协调,会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流失,污染环境,减低肥料效益。缓释控释肥料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矛盾,它能按照作物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要求进行控制释放;可以一次基施,不用追肥。由于上述优点,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年增长10%以上,远远超过常规肥料的增长速度。如果能解决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发展速度还会加快。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将是未来科研攻关的重点。

  注:缓释新型肥料成为发展趋势

  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农业、园林需求,化肥正在向比例协调化、养分高浓化、元素多样化、成分复合化、肥效可控化方向发展,而发展保肥增效的新型肥料是提高肥料效果的必由之路。

  当前化肥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以单元素为主,养分不完全;易变化,如氮肥会挥发,发生硝化和反硝化,磷肥容易退化和固定;溶解过快(特别是氮肥)等。而目前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生产复合或复混肥料,这也是现在提倡和正在迅速发展的方向之一。二是加入增效物质,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向氮肥加入的增效剂效果不稳定,且多为有毒物质,甚至是致癌物质,向磷、钾肥料中加入的化学物质皆无实效,加入的生物活性物质往往无活的微生物存在。近年来,生产缓释、控释等新型肥料成为发展趋势。

  缓释肥料就是使可利用的养分缓慢释放。办法是生产低水溶性的含氮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低水溶性的含氮无机化合物主要形态是无机磷酸铵化合物磷酸铵镁、磷酸铵钾;低溶含氮有机化合物包括尿素与甲醛、乙醛或丁烯醛缩合制得的改性尿素,如脲甲醛(UF)、脲乙醛(CDU)、丁叉二脲(IB鄄DU)等有机含氮化合物及其硫酸或磷酸盐类等。

  控释肥料的特点是养分释放可控;消除了化肥淋、退、挥发、固定的问题;省时、省力、省工,可一次大量施用;价廉、高养分、高利用率。现有包裹型控释肥料、不透性涂层包膜控释肥料、半渗透性涂层包膜控释肥料等多种。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控释肥料研究提出一些新的构思。如用框架结构的大分子有机物质把养分包裹起来,由于框架结构的破坏速度不同而形成养分的释放速度不同;用分解速度不同的包膜材料分层包裹,而达到养分的释放速率不同;把分解速度不同的颗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等。但要达到真正控释,还要开拓新的途径。

  3、向化肥与农药的混配发展

  研究表明,化肥与农药混配后施用,不仅可避免两者之间的拮抗作用及对农作物的不良影响,而且可增加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减少农药与化肥的用量,获得最佳的应用效果,从而达到保护环境、提高土地效益的双重效果。目前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在某些作物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试验结果,如花生,药肥结合既提高产量,同时防治地下害虫;在棉花上,氮肥与杀线虫剂混配,不仅杀线虫效果好,还可显著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叶片中氮、钾含量,增加产量。在草坪上肥料与杀菌剂、生根剂、除阔叶草除草剂混施,起到双重效果,还能降低成本。

  4、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和生产将得到加强

  由于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投入不足,土壤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制约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结构,它所含的有益微生物,能为根系发育提供良好的根基环境,其生物活性还能抑制致病微生物的活性,提高作物抗病性。我们在大棚番茄、西瓜等作物上所做的试验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促进植株生长和生殖、营养生长的协调,增加作物抗逆性,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等方面都比单纯施用化肥表现出明显的优点。

                                     

琳海植保——敬请登录北京园林植保网查阅更多资料

   精品推荐
暂无产品
   热点文章
·常用杀菌剂介绍
·百草枯除草剂怎么用才最安全有效?
·根除芦苇的有效方法
·金桔树的栽培与种植养护方法
·果岭草种植方法
·介绍几种防治蛀干害虫的特殊方法
·介绍几十种常规杀菌剂-2
·三叶草的种植养护方法
·园林花木枝干腐烂病防治方法
·大树移植保活综合配套技术
·草坪基地如何防除杂草
·兰花缺素症如何判断
·常规杀虫剂种类
·杀菌剂的分类
·土壤肥沃的识别方法

 
公司简介 | 公司动态| 在线视频 | 精品展示 | 销售网络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客户留言
 

网站运营:北京琳海园林植保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万兴路1号院 电话:010-80324081  400-003-0401  邮箱:bjylzb98@163.com
任何抄袭、仿造、镜像本站将视为侵权行为,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版权所有 www.bjylzb98.com Copy Right©2010-2012 备案号:京ICP备14000404号
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若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